白腐病

, florist
Last reviewed: 29.06.2025

菌核病或白腐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一种真菌病害,广泛影响农业、观赏植物和林业植物。白腐病是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给农业造成重大损失,尤其对向日葵、大豆、西红柿、豆类、卷心菜等作物以及园林植物和花卉造成严重损害。该病害发展迅速,严重损害植物组织,导致其腐烂。菌核病会导致茎、根、果实和花朵腐烂,从而大幅降低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文章目标: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白腐病,包括其症状、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阅读本文后,读者将了解:

  • 识别白腐病的迹象。
  • 了解导致疾病发展的因素。
  • 正确诊断白腐病并将其与其他疾病区分开来。
  • 采用有效的方法控制这种疾病。
  • 实施预防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白腐病的症状表现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这种疾病通常从植物的下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

  1. 根部和茎基部感染:
    • 白腐病通常始于根部感染,尤其在土壤过于潮湿或排水不良的植物中。感染区域会出现水渍状斑点,并迅速扩大。
    • 根部和茎基部会出现柔软、水浸状的病斑,并可能发展为坏死。这些区域可能会变白,并覆盖一层类似白粉病的层,这是白腐病的特征。
  2. 茎和芽感染:
    • 茎部出现水渍状斑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斑点会变软并容易崩解。这些区域被真菌的白色菌丝覆盖。
    • 受感染区域会出现特征性的白色菌丝团,然后开始变暗。这种真菌会侵入植物的维管系统,破坏蒸腾作用和水分供应。
    • 最终,茎断裂并死亡,植物失去稳定性。
  3. 花朵和果实感染:
    • 花朵受感染后,会失去形状,变得水汪汪、柔软无力,然后开始腐烂。花朵会变成灰色或棕色的团块,并形成菌核(坚硬的真菌体)。
    • 番茄、向日葵、卷心菜、豆类等水果也会出现水渍状斑点,逐渐腐烂,果实变软,覆盖白色菌丝,并腐烂。
    • 受到白腐病感染的水果和种子会失去品质,不适合出售或加工。
  4. 菌核形成:
    • 在病害后期,植物受害部位可能会形成菌核(黑色或深棕色结构),并成为后续年份的感染源。这些菌核通常存在于腐烂的植物组织内,但有时也会在植物表面可见。
  5. 植物普遍枯萎:
    • 严重感染白腐病时,植物会迅速枯萎、失去膨压、叶片变黄、根茎腐烂,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白腐病的病因

白腐病的病原菌是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属于核盘菌科(sclerotiniaceae)属。它是最具侵袭性的病原菌之一,宿主范围广泛。该真菌可感染400多种植物,包括许多农作物、观赏植物,甚至森林植物。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主要特征是能够形成菌核——一种能够在土壤和植物残留物中长期存活(长达数年)的特殊结构。这些结构坚硬,呈黑色或深棕色,有助于真菌在恶劣条件下生存。当生长条件(潮湿和温暖的环境)变得有利于生长时,菌核就会发芽,形成新的感染性结构——子囊孢子和菌丝体。

白腐病的生命周期

核盘菌的生命周期很复杂,包括几个关键阶段:

  1. 菌核萌发:在不利的条件下,真菌可以以菌核的形式在土壤和植物残体中存活。当条件适宜(湿度、温暖)时,菌核开始萌发,形成菌丝体并穿透植物组织。
  2. 感染过程:菌核萌发时形成的子囊孢子通过风或水传播,落到植物上并感染植物。孢子通过损伤或自然开口(例如气孔)进入植物组织。
  3. 菌丝体发育:菌丝体在植物组织内生长,破坏细胞壁并吸收营养,导致植物组织腐烂死亡。
  4. 新菌核的形成:真菌分解植物组织后,在植物表面形成新的菌核,这些新的菌核可以残留在土壤中,日后继续侵染植物。
  5. 病害持续性:菌核可在土壤和植物残留物中存活很长时间,从而可能在随后的季节造成感染。这促进了病害的传播和病原体的积累。

白腐病的发生条件

白腐病在特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发生:

  1. 高湿度: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喜潮湿环境,孢子容易活跃萌发。长时间的雨水、雾气和高湿度尤其危险。
  2. 温度:病害发生的最佳温度为18-24°C,但真菌也可在更高温度下生长。然而,高于30°C的温度可能会减缓病害的进展。
  3. 通风不良:密集的种植和不良的空气流通会产生有利于白腐病发展的潮湿环境。
  4. 排水性低:土壤过于湿润,排水性差,为菌核在土壤中存活和根部感染创造了有利条件。
  5. 植物损害:机械损伤、害虫或其他疾病可能会削弱植物并使真菌渗透到植物组织。

护理不当:

  • 浇水过多或不足:浇水过多会导致土壤饱和,为真菌生长创造理想条件。浇水不足会削弱植物,降低其免疫力。
  • 不适当的照明:缺乏光照会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削弱其免疫系统,而过度的照明可能会造成热损伤。

环境条件:

  • 高湿度或干燥:高湿度会促进真菌生长,而干燥条件会削弱植物,使其更容易受到伤害。
  • 温度波动:剧烈的温度波动,尤其是在夜间,会给植物带来压力,导致疾病的发展。

卫生条件差:

  • 受污染的工具和花盆:使用非无菌工具或受污染的花盆可能会将真菌从一株植物转移到另一株植物。
  • 频繁移动植物:频繁移动植物可能会给植物带来压力并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植物应激条件:

  • 浇水过多、干燥、强光或营养缺乏:所有这些情况都会给植物带来压力,削弱其免疫系统并增加对疾病的易感性。

植物病害诊断

  1. 目视检查

诊断白腐病的主要方法是目视检查植物。症状会因受感染植物的发育阶段和类型而异。最具特征性的症状包括:

  • 茎腐病和根腐病:受感染的茎或根部会出现白色绒毛状菌丝。随着时间的推移,腐烂会蔓延并破坏植物组织。茎上可能出现软腐病和湿腐病。
  • 菌核形成:在疾病的晚期阶段,在植物受影响的部分(茎、根、花)上可能会出现称为菌核的坚硬的黑色或棕色结构,这些结构是真菌在恶劣条件下生存的结构。
  • 果实腐烂:尤其是在温室或高湿度的植物上,果实开始腐烂,并被白色菌丝覆盖。腐烂部分会变形、变软,并常伴有难闻的气味。
  • 普遍萎蔫:患有白腐病的植物常常开始萎蔫,失去膨压,叶子和茎变得柔软、水汪汪的。
  1. 显微镜检查

为了确诊,可以使用显微镜检查。显微镜检查有助于识别真菌的特征性特征:

  • 真菌菌丝:白腐病伴有白色菌丝的蔓延,在显微镜下可在受感染的植物组织上观察到。菌丝通常蓬松疏松,覆盖在受感染的区域。
  • 菌核: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菌核,通常呈黑色或棕色。这些形态是重要的诊断标志。
  1. 实验室研究

为了准确诊断和确认菌核病真菌的存在,可以采用实验室方法,例如:

  • 真菌培养:在实验室中,可以从受感染的植物组织(茎、根、果实)中分离真菌,并在培养基中培养。这有助于确认致病真菌的种类。
  • PCR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可用于鉴定受感染植物中的真菌DNA。这种方法在病害早期阶段尤其有效,因为此时可见的症状可能较弱。
  1. 鉴别诊断

进行鉴别诊断以区分白腐病与具有类似症状的其他疾病非常重要:

  • 根腐病:白腐病与根腐病不同,它会在植物表面形成特征性的白色绒毛状生长物。
  • 镰刀菌枯萎病:镰刀菌会导致植物腐烂,但植物不会长出白色病斑,而是出现粉色、红色或橙色斑点。镰刀菌感染会导致植物黄化和枯萎,症状也更为明显。
  •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会导致叶子和茎上出现湿斑,质地更水润,不同于白腐病,白腐病的特征是网状生长,并导致组织死亡。

因此,白腐病的诊断需要肉眼检查、显微镜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鉴别诊断,以排除其他类似症状的疾病。诊断越早,就越容易防治疾病,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其传播。

植物菌核病(白腐病)的治疗

菌核腐烂病的治疗需要综合方法,包括使用化学药剂、生物方法、农艺措施以及改善生长条件。白腐病是一种危险的病害,传播迅速,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会对植物造成严重损害。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白腐病防治方法:

  1. 使用杀菌剂

杀菌剂是控制白腐病的主要手段,因为它们有助于控制真菌生长并防止其蔓延到植物的健康部位。

  • 接触性杀菌剂:这类制剂作用于植物表面的真菌感染。例如:
    • 铜制剂(如硫酸铜、波尔多液)——在疾病早期有效。
    • 硫磺和含硫制剂——有助于防止疾病进一步传播。
  • 系统性杀菌剂:这类制剂能够渗透植物组织,提供内部保护。它们对深层感染有效,并且更耐雨水和潮湿。例如:
    • 三唑类(如托普辛-M)——有助于控制植物内部真菌的生长,并防止感染通过维管组织传播。
    •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如 Fundazole)——可有效对抗多种真菌疾病,包括菌核腐烂。

杀菌剂的应用:

  • 一旦出现疾病的最初迹象,就立即使用杀菌剂。
  • 每 7-14 天重复治疗一次,具体取决于感染程度和所选产品。
  • 遵循包装上的剂量和说明非常重要,以避免过量服用和植物损害。
  1. 去除受影响的植物部分

如果菌核腐烂已经蔓延到叶子、茎、果实或根部,务必去除植物所有受影响的部分。这有助于阻止真菌进一步蔓延,并降低感染其他植物的风险。

移除阶段:

  • 检查植物并仔细修剪所有受感染的部分,包括叶子、果实和茎。
  • 使用无菌工具(例如修枝剪或剪刀)以尽量减少对健康植物部分的机械损伤。
  • 妥善处理受感染的植物部分:将其烧毁或将其放入密封袋中处理,以防止真菌孢子在土壤和其他植物中传播。
  1. 纠正生长条件

白腐病在高湿度和通风不良的条件下发生,因此改善生长条件有助于防止疾病传播并支持植物健康。

  • 通风:保持植物周围良好的空气流通,尤其是在温室和封闭的空间中。这可以降低湿度,防止水分在叶片和茎秆上积聚。
  • 浇水:浇水时应从根部开始,避免水流到叶子和茎上,以免为真菌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 清除植物残留物:清除植物残留物,特别是那些受腐烂影响的残留物,因为它们可以作为未来植物的感染源。
  1. 使用生物制剂

生物杀菌剂可用于防治白腐病,提供比化学产品更安全的替代品,并有助于减少病害的传播。
生物制剂示例:

  • 木霉菌——一种抑制菌核病和其他病原体生长的真菌。
  • 枯草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具有防腐特性的微生物,有助于保护植物免受白腐病和其他真菌感染。
  1. 给植物施肥

植物感染白腐病后,身体会变得虚弱,因此需要为其提供额外的营养,以便更快地恢复。

  • 氮肥——有助于加速生长恢复,但避免过量使用,以防止过度绿肿生长,从而削弱植物。
  • 磷钾肥——强化根系,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1. 使用抗性品种

使用抗白腐病的植物品种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未来感染造成的损害。抗白腐病的品种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1. 工具消毒

定期清洁和消毒园艺工具和设备,例如修枝剪、剪刀、铲子等,以防止感染从一株植物传播到另一株植物。

白腐病的治疗需要综合方法,包括使用化学和生物制剂,改善生长条件,以及去除受感染的植物部位。及时发现病害并采取防治措施至关重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害,维护植物健康。

预防植物菌核病(白腐病)

菌核腐烂病的预防重点在于创造抑制真菌生长和传播的条件,并采取措施降低植物感染的风险。预防措施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导致病原体传播的因素。

  1. 选择抗性品种

预防白腐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使用抗病植物品种。现代品种通常对真菌病害(包括菌核腐烂病)具有更强的抵抗力。购买种植材料时,务必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这样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1. 轮作

轮作是防止土壤病原体积聚的重要措施。白腐病菌可以在植物残留物和土壤中存活很长时间,如果易感植物在同一地点种植数年,感染的风险就会增加。定期轮作有助于降低土壤中真菌的浓度,并降低再次感染的风险。

  1. 管理植物残留物

清除所有植物残留物至关重要,尤其是那些受白腐病感染的残留物,以防止其越冬和病原体传播。留在田间的叶子、茎和果实可能成为感染源,为病原体提供生存和传播的媒介。

管理植物残留物的建议:

  • 收集并销毁所有植物残留物,例如通过焚烧或将其放入密封袋中处理。
  • 不要将受感染的植物部分留在堆肥堆中,因为它们可能成为进一步传播疾病的源头。
  1. 优化生长条件

白腐病在高湿度和通风不良的条件下发生,因此为植物创造最佳条件对于预防疾病起着关键作用。

通风:

  • 确保植物周围(尤其是温室)的空气流通良好,以防止湿气积聚。
  • 定期对温室和其他封闭空间进行通风。

浇水:

  • 浇水时只浇植物的根部,不要浇到叶子和茎上,以免为真菌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 滴灌有助于保持最佳土壤湿度水平,而不会为真菌生长创造条件。

覆盖:

  • 覆盖有助于保持土壤湿度稳定,防止过热或快速干燥。
  • 它促进根部健康发育并降低真菌感染的风险。
  1. 定期工厂检查

持续监测植物状况可以及早发现白腐病。这对于及时控制病害并防止其蔓延至关重要。

检查建议:

  • 定期检查植物是否有腐烂的迹象,例如叶子上的斑点、茎上的水浸区域或变软和变形的果实。
  • 当出现感染的最初迹象(例如棕色或灰色斑点)时,立即去除植物受影响的部分,以防止感染扩散。
  1. 使用杀菌剂进行预防

预防性杀菌剂处理有助于在病害显现之前预防白腐病感染。在生长季节早期使用杀菌剂,尤其是在湿度较高和降雨较多的情况下,可以显著降低病害风险。

杀菌剂示例:

  • 接触性杀菌剂:含铜制剂(如硫酸铜或波尔多液)可有效保护植物免受真菌病害,并用于预防白腐病。
  • 系统性杀菌剂:ridomil gold 和 topsin-m 等制剂可渗透植物组织并提供长期的病害防治。
  1. 使用生物保护方法

为了增强植物的抗性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物质的影响,可以使用生物杀菌剂。这些制剂对环境安全,适合有机农业。

生物制剂的例子:

  • 木霉菌——一种抑制白腐病和其他病原体生长的真菌。
  • 枯草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具有防腐特性的微生物,有助于保护植物免受白腐病和其他真菌感染。
  1. 工具和设备消毒

为了防止病原体在植物之间传播,定期清洁和消毒园艺工具和设备(例如修枝剪、剪刀、铲子等)非常重要。这有助于防止感染的机械传播,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1. 土壤消毒

种植新植物前,务必对土壤进行消毒,尤其是用于种植感染白腐病的植物的土壤。这有助于防止病原体在土壤中传播,降低患病风险。

预防植物白腐病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适当的植物护理、使用抗病品种、坚持轮作、创造最佳生长条件以及施用化学和生物制剂。定期检查和预防性治疗有助于保护植物免受白腐病和其他疾病的侵害。

护理受感染的植物

隔离受感染的植物:

  • 将受感染的植物与健康植物分开,以防止害虫传播。这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其他植物的风险。

修剪并去除受影响的部分:

  • 小心地去除受感染的叶子、茎和根:这将使植物将资源集中在健康的部分并增加恢复的机会。

植物处理:

  • 使用适当的方法来对抗害虫和病原体:根据疾病的阶段使用杀菌剂或有机剂来治疗植物。

病后康复:

  • 定期浇水、施肥,确保植物恢复的最佳条件:保持水分、养分和光照的平衡。

针对不同类型植物的具体建议

开花植物(兰花、天竺葵、喜林芋):

  • 这些植物的护理包括保持最佳湿度和温度水平、防止水滞以及定期检查真菌疾病。
  • 开花植物特别容易受到真菌感染,因此需要格外注意,避免过度潮湿等可能引发白腐病的情况。

绿叶植物(发财树、虎尾兰、zamioculcas):

  • 这些植物通常对白腐病有较强的抵抗力,但仍然需要精心照料,尤其是在高湿度条件下。
  • 避免浇水过多,并确保适当的排水以防止涝渍,这会为真菌的生长创造有利的环境。

多肉植物和仙人掌:

  • 多肉植物不太容易患白腐病,但如果浇水过多或暴露在过多的水分中,就会受到感染。
  • 这些植物喜欢较干燥的环境,因此应少量浇水,让土壤在两次浇水之间变干。

热带植物(白鹤芋、垂叶榕):

  • 热带植物需要特殊条件来防止白腐病,包括保持最佳气候条件、避免涝渍和定期预防处理。
  • 这些植物在潮湿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但应注意确保湿度不要过高且土壤排水良好。

专业帮助和咨询

何时咨询专家:

  • 如果疾病症状进展且家庭方法无效,则应咨询专家以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 如果植物很珍贵或者具有情感意义,那么咨询专业人士就显得尤为重要。

专家提供的服务类型:

  • 专家可以提供诊断、植物治疗以及植物护理和疾病预防方面的建议。
  • 它们还可以帮助提供更先进的治疗或在问题扩散之前发现潜在问题。

选择专家:

  • 选择专家时,务必考虑他们的资质和经验。建议咨询获得良好评价且在植物健康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的认证农学家或植物病理学家。

结论

概括:

  • 白腐病是一种严重的真菌病害,需要密切关注并及时干预。了解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有助于有效保护植物免受损害。
  • 定期护理和监测对于预防和控制白腐病至关重要,因为早期发现可以大大增加成功治疗的机会。

定期护理和监测的重要性:

  • 定期检查植物状况并提供适当的护理有助于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 实施植物护理的最佳实践,例如优化浇水、光照和通风,将确保植物更健康,更能抵抗白腐病等疾病。

行动动机:

  • 利用本文获得的知识,保持植物健康,防止其感染白腐病。及早采取行动可以防止严重损害,并保持植物的美观和功能价值。

常见问题 (FAQ)

核盘菌腐烂病是一种由病原菌核盘菌引起的真菌病害。它是一种一年生寄生虫,影响多种作物,包括卷心菜、豆类、向日葵、大豆、豌豆等。该病害的特征是植物受感染部位形成白色菌丝膜,并形成菌核——一种使真菌能够在不利条件下生存的坚硬结构。

  1. 哪些植物最容易感染菌核病?

菌核病影响 400 多种植物,包括:

  • 卷心菜和其他十字花科作物
  • 向日葵
  • 豆类和豌豆
  • 大豆
  • 胡萝卜
  • 洋葱
  • 西红柿
  • 黄瓜
  • 浆果(例如草莓)

受害农作物种类繁多,菌核病对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1. 菌核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主要症状包括:

  • 叶子、茎和果实上有白色蓬松的菌丝体。
  • 受影响组织的表面可见棕色或黑色的菌核。
  • 植物组织死亡和枯萎。
  • 叶子上出现水斑。
  • 严重时根、茎腐烂。

早期诊断可以实施控制措施。

  1. 菌核病如何传播?

菌核病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 菌核:能够通过风、水或机械方式将真菌运送到很远距离的坚硬结构。
  • 孢子: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并通过空气传播。
  • 受感染的植物残留物:落叶和其他有机物质成为下一季节的感染源。

潮湿的天气和高湿度会促进疾病的更快传播。

  1. 什么条件会促进菌核病的发展?

以下因素会刺激菌核病的发生发展:

  • 湿度高,降雨持续。
  • 温度在15°c至25°c之间,最适合真菌生长。
  • 密集的植物可以增加树冠内的湿度。
  • 不良的农业实践,例如排水不足和灌溉过度。
  • 田地中存在受感染的植物残留物。

控制这些因素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1. 如何诊断植物的菌核病?

诊断基于目视检查,包括:

  • 观察植物受感染部位的白色菌丝覆盖物和菌核。
  • 分析枯萎、组织腐烂等症状。
  • 实验室方法,包括显微镜检查和培养平板法来确认核盘菌的存在。

早期诊断可以有效控制疾病传播。

  1. 菌核病有哪些预防措施?

主要预防措施包括:

  • 轮作:交替种植不易感染疾病的作物有助于减少土壤中病原体的积累。
  • 清除植物残留物:销毁落叶和其他有机物质可减少感染源。
  • 选择抗性品种:种植不易受菌核病影响的品种。
  • 优化农业实践:适当浇水,确保良好的排水和充足的通风。
  • 使用覆盖物:通过保持水分并防止孢子到达植物来减少疾病的爆发。

结合这些措施可确保有效预防疾病。

  1. 如何治疗植物的菌核病?

治疗涉及综合方法:

  • 杀菌剂:使用化学或生物杀菌剂来控制真菌。务必遵循剂量和使用时间的建议。
  • 去除感染部位:去除并销毁受感染的叶子、茎和果实。
  • 优化农业实践:改善排水,降低种植密度,确保充足的通风。
  • 生物方法:利用与真菌竞争的微生物制剂。

早期及时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造成的损害。

  1. 可以使用有机方法来防治菌核病吗?

是的,有机方法包括:

  • 生物杀菌剂:基于微生物的产品,可抑制菌核病菌的生长。
  • 吸收剂和天然提取物:一些植物提取物具有杀菌特性。
  • 轮作和覆盖:减少土壤中病原体的数量。
  • 堆肥:堆肥过程中的高温会破坏菌核。

有机方法与其他控制措施相结合会非常有效。

  1. 菌核病如何影响作物产量和果实品质?

菌核病会显著降低作物产量和果实质量:

  • 产量损失:果实腐烂使其不适合出售或食用。
  • 品质下降:受影响的植物失去其观赏价值和营养价值。
  • 植物衰弱:枯萎和组织腐烂会削弱植物,使其容易受到其他疾病和害虫的侵害。
  • 经济损失:产量和质量下降导致农民遭受经济损失。

有效防治菌核病对维持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白腐病的指南到此结束。定期监测、妥善护理和及时干预是保持植物健康并防止这种破坏性病害蔓延的关键。